匡裕康,男 ,1959年10月生,中共黨員。1984年畢業于中山醫科大學,學士學位。1984年至今在江西省腫瘤醫院從事胸外科臨床工作。2002年破格晉升主任醫師。江西省醫學領先學科、江西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首屆江西省青年科學家。江西省衛生系統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碩士生導師。中國胸外科醫師協會常委,中國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食管癌專業委員會委員,江西省抗癌協會理事。省胸心外科學會常委。江西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西省食管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熟練掌握了各型肺癌、食管癌、賁門癌、縱隔腫瘤、胸壁腫瘤、乳腺癌等胸部腫瘤的外科治療及綜合治療。
1991年在醫院首先開展支氣管袖狀肺葉切除術,并在此基礎上于1995年在省內率先開展支氣管和肺動脈聯合袖狀肺葉切除術,使腫瘤累及葉支氣管開口或同時累及肺動脈干的中央型肺癌在完整切除肺腫瘤的同時得以保留正常的肺葉,避免了全肺切除,提高了術后病人的生活質量。1992年在省內率先開展肺切除加隆凸切除重建(或成形)術,突破了手術禁區,為腫瘤累及隆凸的中央型肺癌爭取了手術治愈的機會。上述技術于1996年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2年在省內率先開展肺癌術中胸內淋巴結規范化清掃術及胸內各區淋巴結轉移規律的臨床研究,提高了肺癌根治術的水平,同時對肺癌的準確分期和術后的綜合治療均有指導意義。這項技術于2002年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在省內率先開展了經主動脈外膜下分離切除食管癌或肺癌的新技術,使腫瘤累及主動脈壁的食管癌或肺癌得以相對簡單并安全地切除。論文于2005年發表于江西醫藥。
1994年在省內率先開展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術。論文于1998年發表于江西醫藥。
1997年在省內率先開展了胸內氣管腫瘤環形切除對端吻合術,使胸內氣管腫瘤的病人在省內得到根治性切除。2002年在省內率先開展氣管隆凸切除重建術治療氣管下端癌,論文于1998年和2003年發表于江西醫藥。
1997年在省內率先開展了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術,使腫瘤累及肺靜脈根部及左心房的肺癌獲得根治性切除。論文分別發表于江西醫藥和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這項技術于1999年通過省醫學會成果驗收。
1998年在省內率先開展經胸腔鏡食管癌切除術、肺癌切除術、同期雙側肺大皰切除術及雙側肺腫瘤切除術,論文于2003年和2005年發表于江西醫藥。
2000年在省內率先開展食管胃舌狀粘膜瓣抗返流吻合術,減少食管癌術后返流并發癥。
2005年在省內率先開展胸腺癌聯合上腔靜脈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請省外專家指導)。論文于2007年發表于江西醫藥。
2006年在省內率先開展右上肺癌聯合上腔靜脈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
2007年在省內率先開展前縱隔腫瘤聯合上腔靜脈切除、人造血管置換術。
2007年肺葉切除術后食管胸膜瘺和支氣管胸膜瘺打網膜一期修補成功。論文于2008年在第二屆全國普胸外科學術會議上發表
采用結腸代食管聯合空腸代胃術治療食管癌及胃癌雙原發癌。2008年在省內率先采用空腸代食管術治療殘胃食管癌。
2009年急診手術成功搶救氣管癌窒息病人。
主持科研課題:
參與科技部支撐計劃課題(非小細胞肺癌術后輔助長春瑞濱、順鉑聯合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方案對比單純長春瑞濱、順鉑方案的臨床研究)
省科技廳科研課題3項
1《N2和N3肺癌的外科及綜合治療的臨床研究》。
2《肺癌胸內各區淋巴結轉移規律的臨床研究》。
3《雌激素依賴型肺癌的基礎和臨床相關研究》。
省衛生廳科研課題共6項
1 《食管癌賁門癌可切除性的術前判斷與手術對照研究》。
2 《氣管腫瘤的外科切除和氣道重建的研究》。
3 《電視胸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
4 《食管胃舌狀粘膜瓣吻合術抗返流的應用研究》
5 《經主動脈外膜下分離切除食管癌的應用研究》
6 《Ⅱ、Ⅲ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前新輔助化療加手術治療隨機對照研究》
獲省醫學會成果驗收四項
1《左心房部分切除治療局部晚期肺癌的臨床應用》(第一)
2《液氮冷凍手術治療肺癌的臨床應用》 (第二)
3《現代胸腔鏡外科的應用研究》 (第二)
4《人工胃底折疊重建His角預防賁門癌術后返流的臨床研究》(第三)
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1《肺癌胸內各區淋巴結轉移規律的臨床研究》(第一)
2《氣管隆突切除重建、支氣管袖狀肺葉切除治療中央型肺癌的臨床研究》(第二)
分別在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中國肺癌雜志、江西醫藥、實用癌癥雜志等各級雜志上發表論文30余篇。
參與撰寫《實用腫瘤手冊》、《江西醫學科技現狀及展望》、《塵肺與肺癌》和《肺外科學》著作4部。
坐診時間:周一上午
聯系電話:13970045791